
10月中 回到英國,我開始去超市買雞腿回來
自己去骨 雞腿肉大人吃 雞骨就熬雞高湯燉粥給NN吃
在英國想要雞骨不像在台灣 隨便去肉販要就有
可是在英國 想買都買不到 所以只好自己勤勞點
用雞高湯熬出來的粥 很香 NN賞臉多了
不像之前的白粥 沒味道 還要我擠出母奶mix白粥
NN才勉為其難的嚥下去…
一開始
我是學我媽煮副食品的方法
也是懶人法
就是把全部的菜都丟到鍋子裡去煮一鍋
然後再分裝冷凍起來
可是煮了幾次後發現
綠色葉菜類(比如綠花瑘菜跟菠菜…其他的比如不出來了,
因為英國的葉菜類真的少之又少…
或許有人會說 還有pak choi(青江菜)啊!天知道pak choi有多貴…
而且只有1/4是葉子…)在電鍋裡悶久了都黃黃的,
而且煮久了其營養維生素也早就被我煮到死光光…
所以就上網路查 其他媽媽是怎麼做的,我就如法炮製…
粥是用雞高湯熬出來的
其他的圖片上的紅蘿蔔、菠菜、綠花瑘菜、黑眼豆之外
還有蕃茄、地瓜還有硬到不行的高麗菜(sweet heart cabbage)
再用製冰盒冷凍儲存 製成冰磚
發現這樣煮的好處是,NN每一餐都可以吃到不同搭配的菜色
比如早餐就是白粥+黑眼豆冰磚+紅蘿蔔
午餐:白粥+菠菜+綠花瑘菜
晚餐:白粥+高麗菜+蕃茄
這樣一來 ,不只每天每餐菜色不同,
而且還可以促進寶寶味覺的發展
讓他各別嚐試不同食物的味道 而不是把所有的食材全部混在一起
讓他分辨不出來各種食物的美味
而且據說 這樣 寶寶以後比較不會偏食 各式各樣食物的接受度會比較高
這樣煮的壞處就是,媽媽很累…要分別製作及儲存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